女儿16岁上大学当了“十年学制小白鼠”我们后悔吗?
女儿16岁上大学当了“十年学制小白鼠”我们后悔吗?一直有专家建议缩短学制,“现行的12年制,包含了几乎全部用来复习的初三和高三,非常浪费时间,
我的这位朋友,来自长三角教育强省,她家孩子就在“10年制”实验学校读书,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真实故事和感受。
我和Dr小鱼是在一个线上乐理课上认识的, 彼时我们的孩子都在上小学,我家孩子比小鱼家的大娃小1岁,两个娃都是资深琴童。
她特别关心教育,希望我代表七年完成小学和初中课程并顺利进入高中的学生家长对“十年制实验性学制”做点介绍。
为了保护家长同学们的各种隐私,重点谈谈我女儿相关的成长与教育经历,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有价值的资讯和启示。
2008年初女儿出生时大雪纷飞,幸运的成为众多奥运宝宝中的一员,因为是高龄产子,听说医生给女儿打了满分时,我内心是相当的激动和满足。
女儿两周半岁的暑假,我在邻居以及阿姨的提醒下,慎重选择了一家安全系数最高的幼儿园,九月一日正式送女儿入托,难免哭哭闹闹半个月左右,在妈妈的安抚和阿姨的按时接送下,我们的小不点跟着老师亦步亦趋的慢慢学会独立。
阅读启蒙向女儿敞开了一扇世界之窗,几年的幼托生涯积累约2000以上的识字量为女儿后来适应四年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。
我们身处长三角地区的教育强省,这所学校从1987年建校以来一直实行双轨制,已有数十年招生经验。
女儿小学四年的学习丰富多彩,语文教材是学校自行编撰,外加一本古诗文言文手册,数学和英语使用苏教版材。
具体的学习节奏大概是语数外等在第一学年完成一二年级的课程,二年级就可以接触到三四年级的内容,依次类推,三年级开始进度会稍稍放慢,到了四年级已经学习六年级的课本。
除了高效的学科学习,同学们在运动会,艺术节等方面屡获奖,其中一名托班同学各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,妥妥的一枚学霸。
有10%左右的同学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祖父母管理,个别同学相对独立,甚至有三胎的家庭,二胎也挺普遍,而独生子女家庭的资源优势能明显体现。
寒暑假除了学习小组活动外, 还会去国内国外参观旅游学习,同学们一个个见多识广,聪明睿智,勤奋努力。
午餐后会开展演讲,锻炼口才展示自己,同学们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,每天充满欢声笑语,学习也张弛有度。
小学阶段我对女儿的学科要求不严格,我有点担心跟不上应试教育的节奏,毕竟我们这里中考压力比高考还大。
初一初二我都把女儿当成小学生呵护,因为她的同龄人都在小学享受着幸福时光,而我们却提前背负着中考的压力,我边内疚边妥协,任由女儿随意发挥,成绩忽上忽下。
直到初三,女儿忽然变得用功起来leyu乐鱼官网,来自学校,老师,同学的影响越来越强烈,自此升学之战才真正拉开序幕。
实际上在女儿准备中考的时候,那些小学同学们已经提前接触大学高等数学和物理,很多同学在钻研竞赛,他们不仅学业水准很高,而且中考成绩毫无悬念的优异,全部考进一流重点高中。
女儿的中考成绩虽然稍逊,但在我眼里她依然是综合素养非常高的孩子,能录取到我们心仪的高中,全家都非常开心。
2021年10月,秋风瑟瑟,秋雨绵绵,冷桂飘香,某大学附中新高一的同学们兴奋得走过喧嚣的入学第一个阶段,迎来了第一次段考后的冷静。
10月20日下午家长会结束后,每个家长各怀心思,匆匆离开夜灯下的校园,背后的高一教室已经汇满晚自习的莘莘学子,正式的高中生涯自此拉开帷幕。
女儿就读于一所高校附中,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等待女儿的不仅是三年后高考的挑战,更有两年后考取著名的“少年班”的机会。
直升实验初中的三名采访对象毫无悬念进了重点中学的强基班,十多位转去知名初中的同学也如愿考进重点中学的实验班,他们已经习惯与大一两岁的哥哥姐姐同台竞技,且大都处于绝对优势。
当年那批小学同学,有两位升入中科大少年班,50%以上考入985高校,90%高考超过211分数线
例如,北大清华的英才计划可以直接绕过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等门槛,这些是针对天才少年的招收渠道。
双轨制或许正是广大学有余力的同学的福音,学习很苦也很酷,机会永远属与有准备的人。希望实验学校越办越好,越办越有影响力和号召力,九年学制将不再是一句戏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