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谱入门教程PPT
简谱入门教程PPT简谱是记谱法的一种,由于它简单明了、通俗易懂,在记谱、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。它采用阿拉伯数字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,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。简谱有它的优点和缺点
简谱的缺点:如果是多声部比如钢琴(几个音同时出现)或者是音域比较宽(高低音距离较远)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。
简谱这种记谱方法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,后来将它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、文学家卢梭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,因为缺乏有关材料,还不能坐准确的介绍。法国的加林(1786-1821)和舍维(1804-1864);英国的格兰威尔(1785-1867)和葛尔文(1816-1880),在简朴体系方面,都作过研究和整理。
按照舍维体系,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,都加在音符的上方。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,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,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。
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所产生的声波,传送到人们的听觉器官而形成的一种感觉。音分乐音和噪音两种。乐音:物体作有规则的、周期性的振动时发出的音,叫做乐音。噪音:物体做无规则的、非周期性的振动时发出的音,叫做噪音。乐音有音高、音值、音量和音色四个特性。音高: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(频率)而决定的。振动次数多,音则高;振动次数低少,音则低。音值:也称音的长短。它是由音的延续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决定的。音的延续时间长,音值则长;音的延续时间短,音值则短。音量:也称音的强弱。它是由振幅(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)的大小而决定的。振幅大,音量则强;振幅小,音量则弱。音色:是由发音体的性质、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而决定的。因为小提琴、钢琴等各种乐器的音色不同,所以各种乐器合奏同一音调时,人们能够清楚地听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来。
在简谱中,把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七个基本音符称为四分音符。利用在四分音符上加记短横线和附点的方法来表示音的不同长短。
在基本音符右侧加记一条短横线,表示增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值。这类加记在音符右侧、使音符时值增长的短横线,称为增时线。增时线越多,音符的时值越长。如“5”,“5-”,“5--”。
在基本音符下方加记一条短横线,表示缩短原音符时值的一半。这类加记在音符下方、使音符时值缩短的短横线leyu乐鱼,称为减时线。减时线越多,音符的时值越短。
在简谱中,加记在单纯音符的右侧的.使音符时值增长的小圆点·,称为附点.加记附点的音符称为附点音符。附点本身并无一定的长短,其长短由前面的单纯音符来决定。附点的意义在于增长原音符时值的一半,常用于四分音符和小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之后。
带有两个附点的单纯音符称为复附点音符,第二个附点表示增长第一个附点时值的一半,即音符时值的四分之-。例如:
在乐谱中表示音乐的休止(停顿)的符号称为休止符。简谱的休止符用O表示。休止符是一种不发声的符号,又称无声的音符。在音乐中,休止符一般起句逗作用,并能加强歌(乐)曲的表现力,变化歌(乐)曲的情绪,使曲调的进行表现出对比的效果。
休止符停顿时间的长短与音符的时值基本相同,只是不用增时线,而用更多的O来代替,每增加一个O,表示增加一个相当于相当于一个四分休止符的停顿时间,0越多,停顿的时间越长。
音乐进行中,其强拍、弱拍总是有规律地循环出现,从一个强拍到下一个强拍之间的部分即称一小节。在乐谱中,小节与小节之间用短竖线小节线划开。
切分音:从弱拍或强拍的弱位部分开始,并把下一强拍或弱拍的强部分持续在内的音,叫做切分音。如:《歌唱祖国》